
朔风掠过,树上纷纷飘落的黄叶,为我们带了冬的讯息。11月7日2025年配资网最新消息公布,立冬至。
立冬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,也是冬季第一个节气,它与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并称二十四节气的“四立”,标志着季节的开启。
立冬过后,白天渐短,气温趋寒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立,建始也”,又说: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”意思是说冬季自此开始,农作物全部收晒完毕、收藏入库,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。
当冬的脚步悄然来临,淄博的山川大地也在节气的更迭中铺展一幅藏纳暖与美的冬日长卷。此刻,山间的秋意仍未散场,红叶柿岩正身披斑斓“红妆”,在寒意中沉淀出别样风情。漫步山间,红叶如晚霞铺满山谷,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,光影斑驳,每一步都像走在油画里。偶有山雀掠过枝头,留下清脆啼鸣,为这份静谧添了几分灵动。而“柿岩烟火节”又为人们带来了融融暖意,冰糖葫芦、酥锅、烧烤……众多美食齐上阵,每一种味道,都在微凉空气中散发着治愈的温度。
展开剩余70%每年的11月份,也是赏叶的好时节。站在潭溪山上远眺,枫林叶落,丹桂飘香,赤红与深绿、纯白与绛紫等色彩相互交织,北国风光的壮阔与婉约此时完美交融 。山间木屋炊烟袅袅,围炉煮茶的香气随风飘散,捧一杯热茶在手中,静听风吹落叶的声响,便懂何为“今日柴门又冬至,野梅花下独沉吟”的思绪。
自然的静谧之外,人文的温度让淄博的立冬时节更显厚重。蒲松龄故居内,青砖黛瓦在冬日的阳光下更显古朴。庭院中的翠竹依旧,满树的银杏叶被染成金黄,颇具“青砖黛瓦裹鎏金”的清雅意境。此时的张店区市府东一街,满树金黄的银杏叶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。他们手捧落叶,绽放出灿烂的笑容,在这片金黄色的美景中,定格下一段美好的回忆。
立冬之后气温变低,到日渐多元的博物馆去游玩,成了众多人的休闲新选择。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内,你可以领略陶瓷、琉璃的历史与现代之美;可以通过各种数字技术,感受科技带来的观展新体验;还可以亲自动手,制作一件陶艺作品。当指尖的温度与炉火的暖意交织,寒意便消散在创作的热忱中,文化传承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。
“立冬补冬,补嘴空”。立冬时节的淄博人,非常注重来自食物的滋养,餐桌上总是飘荡着抵御严寒的温暖滋味 。其中,水饺是必不可少的节气美食,雪白的面皮包裹着鲜美的馅料,捏成翘角元宝的模样,在沸水中翻滚沉浮,寓意着“立冬吃饺,暖身招财”。除了饺子,沂源全羊汤更是冬日暖身的佳品。本地黑山羊经大火慢炖数小时,汤色白如凝脂,撒上葱花香菜,热汤入喉,驱寒暖胃,配上酥脆的葱花油饼,便是最地道的淄博冬日滋味。 此外,博山酥锅和烩菜,可谓是立冬之后淄博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。白菜、海带、鱼等食材在砂锅中慢酥十小时,汤汁醇厚,食材软烂,一口下去满是复合的鲜香;而烩菜则是将鱼肚、肉丸、粉条等汇聚一锅,热气腾腾中藏着团圆的寓意。此外,街头巷尾的烤红薯、糖葫芦、糖炒栗子等都是刻在淄博人记忆里的冬日滋味。
立冬时节的养生,讲究“顺时而养,藏而不寒”。除了食补,我们还应注重身心的协同调养。例如,运动时要在慢节奏中唤醒气血;午后暖阳,可以泡一壶红茶,享受“冬藏”的闲适。
立冬至,愿你寻得一方静谧,收获满心暖意,在“秋收冬藏”的智慧中,品味岁月清欢,静待春暖花开。(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耿雪)
来源:博览新闻2025年配资网最新消息公布
发布于:北京市九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